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考公务员 > 国考 > 行测最新 > 2025年315省考公务员考试焦头烂额懵到你的题目(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5年315省考公务员考试焦头烂额懵到你的题目(言语理解与表达)

2025-04-02 09:37:20
华图教育
分享:

2025年公务员315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结束了,考生对一些偏怪的题目一定记忆深刻,小编就来整理下那些焦头烂额懵到你的题目。

言语理解与表达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战场”上,一些题目成功让众多考生焦头烂额、一脸懵圈。本以为熟悉的题型套路能轻松应对,可遇到那些“不走寻常路”的题目时,自信瞬间被击碎。有的题干晦涩难懂,让人抓不住重点;有的选项模棱两可,纠结到怀疑人生。现在,就让我们一同复盘那些令人抓狂的题目。

(福建省考生回忆)【例1】在机场过安检时,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景,安检人员用一张白色的小纸片在你的手提行李、电子设备,甚至你的衣服上擦拭一遍,再将试纸放入一旁的仪器中。这张白色的小纸片其实是一种专门设计的爆炸物痕量检测纸,用于探测行李或物品表面是否残留有爆炸物的痕迹。它的使用起源于对航空安全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在现代航空业面对的恐怖主义威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痕量检测技术已成为机场安检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文字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

A.爆炸物痕量检测纸的工作原理

B.安检中使用痕量检测纸的利弊

C.机场采用痕量检测技术的背景

D.候机楼发现爆炸物的处置程序

【入选理由】初见这道题,题干描述的场景十分熟悉,然而,当面对“这段文字接下来最不可能讨论的是”这一问题时,瞬间感觉大脑发懵,学生可能习惯了做“接下来最可能讨论”的题目,思维定式使得他们在看到“最不可能讨论”时,容易忽略“不可能”这个关键信息,还是按照“最可能讨论”的思路去分析选项,从而导致选择错误;同时选项间关联度也存在干扰:对A项的困惑:虽明知文段未提爆炸物痕量检测纸工作原理,但不确定这是否意味着后续必然会讨论。对B项的困惑:考虑到安检中使用痕量检测纸的利弊在实际场景有探讨价值,却不确定文段的走向是否真的会深入到这个层面。对C项的困惑:文段虽已提及机场采用痕量检测技术背景,但又觉得尾句阐述较为简略。对D项的困惑:候机楼发现爆炸物处置程序与文段聚焦的检测技术看似有关联,又存在脱节。种种困惑集中在对选项与文段逻辑关联的判断上。从始至终都在纠结每个选项是否符合文段后续可能探讨的方向。其实,抓住与文段话题一致这个有力抓手,就能轻松解得题目。

(考生回忆)【例2】①受此启发,科学家另辟蹊径,使用一组空中机器人,在人类监管下集群自行建造3D结构

②而科学家们注意到,自然界中黄蜂和家燕等都是高度灵活且可以在飞行中建造巢穴的动物

③这些机器人使用泡沫和水泥样材料建造了概念验证的圆柱体、精度很高,符合建筑要求

④未来这种飞行机器人能在偏远或难以抵达的地点提供房屋或重要基础设施的建造支持

⑤最新论文展示了一组受动物启发建造的机器人,其可以在飞行中建造3D打印结构

⑥用于现场建造的地面机器人安全性更好、生产力更高,但可操作的高度有限且需要电源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⑥②①⑤④③

·B.⑥②①③⑤④

·C.⑤②①③④⑥

·D.⑤④⑥②①③

【入选理由】虽然这道题的首句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排除的。但是剩余选项干扰性强。C项和D项前两句都是⑤④,考生易在此处纠结,难以迅速判断后续句子顺序。③句描述机器人建造成果,④句展望未来应用,二者顺序需要结合整体逻辑判断,部分考生可能因对文意理解不深入而选错,导致在选项间徘徊,耗费大量时间;同时逻辑顺序较隐晦:整个文段围绕不同类型机器人建造,以及从受动物启发到机器人实际建造应用的逻辑展开。但这种逻辑并非一目了然,如从⑥中地面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到②中受自然界动物启发,再到①中科学家基于启发另辟蹊径使用空中机器人,这一系列的逻辑转换较为隐蔽,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才能准确把握,若考生缺乏对这种逻辑层次的分析能力,就容易在句子排序上出错。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2025年315省考公务员考试焦头烂额懵到你的题目(言语理解与表达)
相关栏目
考试公告 更多>
报考指南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课程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