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我要创赛 > 创赛动态 > 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黄淮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22-10-13 11:25:56
黄淮学院
分享:

黄淮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着力构建以“五个融入”为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1+N”创客空间集群,培养了一批师生创业先进典型和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22年1月,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落户黄淮学院。

一、坚持产业需求与教育目标相统一,推进产业与教育深度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学校通过创新办学模式,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打造“1+N”众创空间集群,打通融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互动发展。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跨学科、跨专业组建了“黄淮众创空间”,下设FabLab实验室、机器人创客创空间、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VR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中心、智慧城市技术中心、ERP技术中心、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卓匠书社、华为网络信息学院、动画制作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形成了辐射全校、涵盖多个专业的综合性“众创空间”。各学院也分别成立了“梦工场”“炫光数字动画”“PCB’A创客空间”“圆梦坊-暴风文化创意中心”等45个小型创客空间,形成了以“黄淮众创空间”为引领,学院“微创空间”为主体,综合性与专业化相结合的“1+N”创客空间集群,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汇聚行业、产业社会资源,拓展育人空间,与政府、行业产业实现多元主体的跨界整合、协同创新,面向产业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成果更新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创新创意创造方法》《软件项目管理》《程序设计基础》获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2022年6月,创新创业学院薛凡主讲的《双创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课程,樊慧主讲的《打造卓有成效的教研与创新实践共同体—黄淮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研室建设经验与实践》课程,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部网络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学习。

扩大校企合作的溢出效应,从理论、实践、应用多个维度,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平台,提高新时期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拙匠书院是我校与信阳市明港镇签约共建的“乡村振兴”项目,通过以乡村振兴规划与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教育扶贫等活动,进行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及振兴实践。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教师及部分校外行业专家30多人参与相关实践教学工作,依托书院打造了《美丽乡村社会实践》金课,开展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了企业为青年教师提供实习锻炼岗位,增强了教师实施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

二、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师生组成探究式学习共同体,形成知识创新和教学传承交汇点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推动学校内部科技创新与教学紧密结合,把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优势,在推进科教融合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师生团队在科研-教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创新、传授、传播和传承,在学术共同体中进行互动式学术探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并投入运营了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神经信息建模实验室、脑机接口实验室、虚拟现实研究中心、3D打印技术研究中心等,把科研设施转化为教学创新平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把“科技创新密度”转化为“教学创新浓度”,把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开展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实现研究性教学、探索式学习,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智能制造学院刘新玉博士负责的“河南省脑科学与脑机接口技术重点实验室黄淮学院分室”,被驻马店市科技局批准为“驻马店市脑机智能与机器人重点实验室”,2020年8月被河南省发改委批准为“河南省智能人机交互设备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驻马店市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重大项目1项,横向项目4项,累计获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实验室为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搭建平台,支持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科研团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

电子信息学院大三学生梅家晨,获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刚满20岁的他在科创领域已小有成就——大一便斩获第十三届蓝桥杯电子类省级二等奖;带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团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三项;通过淘宝和跨境电商,其开发制造的6款电子产品销往欧洲、南美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销量近4000套。依托国家级黄淮众创空间,致力于“使学生作业变作品、作品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在科研式教育、研发型教学中持续提升青年学子创新和实践能力,众多像梅家晨一样的青年学子被涵养以创新创业创造的锐气。

三、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驱动,通过竞赛活动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依托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完善了月选拔赛、学期决赛和学年总决赛的常态化创新创业项目竞赛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跨院系、跨专业组成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开展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的创新教育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搭建竞赛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专创融合,紧紧把握科技产业动态,鼓励师生在新兴行业领域开展技术型创业,助推师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产业化模式变革。落地项目涵盖现代农业、制造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孵化的3家企业被认定为高企, 5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雨小姐”奶茶项目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自主研发移动照明及智能温度巡检机器人等一大批黄淮创客产品。培养了王健乐、邵帅、潘泳等一批创新创业人才,10名学生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2名学生入选“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兵”。

近三年,进行创新创业竞赛近百场,学生参与2万余人次,构建项目库4200项。2022年第八届中国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全校共2500余个项目报名参赛。在河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8项,优秀创新创业指导教师3人,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未来,学校将重视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构建新型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全面有效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征程中,努力奉献河南高校力量。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
    相关栏目
    双创政策 更多>
    创赛动态 更多>
    创赛问答 更多>
    创赛辅导课 更多>
    创业辅导课 更多>
    创赛服务 更多>
    最新政策 政策推荐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