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上海浦东这家企业诞生首批特级技师!

上海浦东这家企业诞生首批特级技师!

2025-01-03 14:32:00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分享:

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浦东新区重视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发展体系。同时,浦东新区积极推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特级技师的设立突破了传统晋升体系,为技能人才铺设了通往卓越的宽广道路,完善了“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体系架构,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作为浦东新区的重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上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号召,致力于打造一支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上港集团广泛征集基层单位推荐意见,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工作业绩、专业能力等多维度综合评审标准,经过层层筛选与激烈角逐,最终,张彦、黄华、李惠卿三位杰出技能人才凭借其卓越的贡献、精湛的技艺与高尚的品德,荣获上港集团首批特级技师的崇高荣誉。

  特级技师的“特”写时刻

  李惠卿,宜东分公司工程技术部副经理,中共党员,42岁,进港22年,长期从事于港口设备维修保障技术工作。他是设备抢修维保的“排头兵”,坚持为码头装卸生产提供坚实的设备保障,他总是冲锋在前,以高效的维修速度和专业的维修质量完成一次次“急、难、险”故障的不间断抢修作业。他是技术攻关的“先行者”,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港口高质量发展,由其参与攻关开发的多个科技创新成果获得行业科技创新奖项和国家发明专利。他是技能工作室创建的“带头人”,坚持培养和带教青年技术人才队伍,带领“李惠卿设备维修创新工作室”团队先后完成了30余项创新项目,培养高级技师和技师16名,高级工56名。他是绿色港口建设的“守护人”,坚持用低碳环保理念释放企业可持续发展活力,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为绿色、环保、低碳港口建设做出了贡献。个人曾荣获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活动立功个人奖、“上海市技术能手”“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上港集团科技标兵”“上海港劳动功臣”“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等荣誉称号,并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黄华,尚东分公司首席远程操作员,中共党员,42岁,进港20年。他擅长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操作及远程操控,曾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操作第一名;参与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的生产筹建,探索桥吊远程操作技能,参与编写了320多份规程文档,累计160多万字,为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顺利开港做出巨大贡献;作为“黄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带头人,他带领团队不断探索,提升智慧码头科创实力,特别是F5G项目实现了港口大型装卸机械的超远程操作;他注重技能传承,编写了自动化岸桥远控五步带教法,并倾心教授带教出了洋山四期半数以上的桥吊远程操作员,一大批徒弟前往以色列海法新港和罗东集装箱码头,为上海港培养了一大批自动化码头远程操作人才。他是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市工会第十五次大会代表,曾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工匠等荣誉或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彦,盛东公司桥吊司机,中共党员,41岁。他是一位伴随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长起来的80后,2004年进入上海港以来,张彦始终扎根港区码头一线,练就装卸绝活,成为上海港一位“明星”。他技术高超,先后七次打破集装箱桥吊单机效率和船时量效率的世界纪录,并保持着每小时196.78箱的桥吊单机效率世界纪录。他倾囊相授,成立“张彦劳模工作室”培养出6名高级技师和24名技师,总结编写《张彦桥吊操作法》,成为公司重要的操作规范和驾驶手册。他不断探索,首创了双吊具边装边卸的作业工艺,并且先后参与了众多技术项目的攻关。从“轮胎吊混合动力改造”到“船舶岸基供电”,从桥吊“双吊具边卸边装工艺普及”到“‘5G+L4’智能重卡启动商业化运营测试”,从码头生产系统升级到集团数据中心上线,一个个科技创新项目的成功落地让港口的运营管理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他曾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上海浦东这家企业诞生首批特级技师!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