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新闻中心 > 综合资讯 >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2024-10-31 09:09:13
人民网-教育频道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你们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凭海而立、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生机无限。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奋力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积极培养海洋事业领军人才,服务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把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

——编  者

100年前,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私立青岛大学创立。10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创校宗旨,坚守“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创造了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培育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推动并见证了我国现代海洋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

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刚走到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会议室门外,一阵激烈的辩论声就从房间里传出来。对于学院的师生来说,这样的辩论场景已经习以为常,大家相视一笑:“方教授和刘教授又‘吵’起来了。”

“讨论问题,大家的思考方式不同,有争论也很正常。回去琢磨琢磨,继续讨论,就能推动研究的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教授领衔的海洋工程团队成员、固体力学专业背景的方辉教授说。

与他辩论的则是流体力学专业背景的刘勇教授。在刘勇看来,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者聚在一起讨论,可以提供更多视角,“这种多学科背景的团队,能够形成教学和科研的最大合力。”

2003年创设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工程学科从一张白纸发展到今天在全球高校相关学科排名中居于前列。作为学科带头人,李华军认为,这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

“经过长期建设,学校创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性涉海学科体系,实现了海洋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等学科群的协调发展。”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在办学实践中,中国海洋大学确立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和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体系。通过创设“名家系列课程”、建设“驻校作家制度”,成立行远书院、未来海洋学院、崇本学院和海德学院,以及推行本硕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大思政”育人格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贡献。

培养一流人才,离不开一流师资。截至目前,学校引育61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其中包括全职两院院士8人,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93人,优青等“四青”人才71人。学校教师团队连续3届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了22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

就靠“喂鱼”,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教授“喂”出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由于大黄鱼摄食和生长的特殊性,人工配合饲料的开发一直是困扰行业的难题。大海是实验室,网箱是实验台——经常是天刚亮,艾庆辉就带着团队坐船出海,将研发的饲料投喂给网箱里的大黄鱼。二十年如一日,艾庆辉带领团队终于成功开发了绿色、高效的大黄鱼专用配合饲料,为海水鱼定制了“健康营养食谱”。今年6月,团队成果“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海水鱼养殖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精准营养研究缺乏及由此导致的高效配合饲料开发技术落后等问题,目前我们的研究成果已覆盖超过全国80%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累计推广超过400万吨。”艾庆辉说。

深耕“蓝色粮仓”,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传统。回望新中国海水养殖业历史,历经藻、虾、贝、鱼等多个阶段。这背后离不开中国海洋大学一位位大家:实验胚胎学奠基人童第周,海藻学奠基人曾呈奎,海藻遗传学奠基人方宗熙,贝类学家王如才……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让丰富的海产品走上更多人的餐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国海洋大学充分发挥海洋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主力军作用,突破海洋观测预测、良种创制、工程装备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打好技术攻坚战,有力推动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教授率先提出“透明海洋”大科学计划;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教授创新研制一批海洋药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教授带领团队推动我国水产生物分子育种技术走向国际前沿;李华军院士团队攻克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在中国海洋大学,一批又一批专家团队在海洋科技领域不懈奋斗、勇攀高峰,把论文写在蓝色国土上,为国家经略海洋提供有力支撑。

因海而生,因海而兴。中国海洋大学历时22年牵头建成了我国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了13支国家级创新团队,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18项国家科技奖励。

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

10月17日晚,全国首部展现海洋科学家风范的原创电影《逐浪之文圣常》在中国海洋大学放映。电影以我国海浪研究的开拓者和物理海洋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圣常生平事迹改编,生动展现了他耕海踏浪、丹心报国的精神。

“母校培养、教育、成就了我们,我们始终努力践行校训精神,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着应有之力。”学校78级海洋系校友、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教授说,读书期间,一次到山东日照进行建港前海上调查的经历,时常浮现脑海,“由于需要多艘船同步开展观测,我们租用了当地的渔船,一遇到风浪摇晃得很厉害。大多数人都晕船,但老师们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带着我们一起认真布放观测设备,记录数据。”今天,开港38年的日照港,正向着世界一流港口的目标阔步进发。

蓝色梦想的种子正在更多中国海洋大学学子心中种下。

“三代‘东方红’船,载着中国科学家走向深海大洋,引领了中国海洋科学调查由近岸到大洋、由浅海到深海的历史性跨越。”海风拂面,波涛澎湃,功勋科考实习船的发展历史和光荣使命在教师口中娓娓道来。依托“东方红3”船这一国之重器,学校开设了“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公共选修课。自2020年以来,已有来自国内1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00余名师生登上这一流动的“海上思政课堂”。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100年来,中国海洋大学为祖国培养输送了36万余名优秀人才,走出了以16位海洋领域两院院士、40%以上海洋领域国家杰青为代表的一批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骨干。“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探海、极地科考、巡洋护航、守礁戍边、耕海牧渔、架桥通隧等各战线各领域,都活跃着中国海洋大学学子的身影。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使命,系统推进海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对百年奋斗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奋斗历史。“我们是海大青年,强国有我,逐梦蔚蓝……”建校100周年大会上,青年学子的铮铮誓言,铿锵有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06 版)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向海图强、逐梦深蓝—— 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讲述·回信背后的故事)
相关栏目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