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春艳 通讯员刘畅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时强调,“思政课要做实,讲得生动、有吸引力”。同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在“3?18”座谈会召开五周年之际,“牢记嘱托 铸魂育人”全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南开大学举办。
在全国率先按比例配齐思政课教师,出台“南开思政课30条”,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选修课、必修课……五年来,南开大学举全校之力办好“大思政课”,着力打造高质量思政“金课”,锻造高水平思政课教师队伍,南开特色的“大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成效显著,越来越多青年学生感悟到“真理的力量”。
固本强基打造思政“金课堂”
“横跨在海河上一座座桥梁,承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脉络……”今年年初,在以“如何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主题的首场集体备课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负责人向师生代表展示了学生课内社会实践成果。
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五年来,学校着力打造思政课“南开模式”,为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抓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南开加强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构建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的“1+N+X”贯通式课程体系。制订“思政类选修课程群建设方案”,在各学段开设“习近平爱国主义思想专题”“红色经典导读”等思政选修课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等专业必修课,打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本硕博思政“必修课+选修课”课程体系。建立“一院一专班”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由校领导领衔登台讲课,实现本科生全覆盖。精心打造、整体推出多门思政慕课,为师生互动研讨搭建重要平台。
南开制定出台《南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中国发展”系列课程、“名师引领”精品通识课等一大批优秀课程“叫好”又“叫座”,深度挖掘和拓展各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轮驱动”、相得益彰,在润物无声中沟通心灵、启智润心。
提质增能建强科研“大平台”
建好“大思政课”要善用“大平台”。南开整合学科科研平台资源,以学科建设反哺教育教学,以科研创新促进教学创新,为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开力量”。
南开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端平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高地。2023年,该校设立“南开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成立全国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联盟……
南开深入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基于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索基层教学组织新模式,与多所学校建立“手拉手”备课机制;推进与定点帮扶单位甘肃庄浪中小学合作,开展集体教研活动。
细照笃行擦亮“四同”“金名片”
今年1月,南开大学正在新疆开展“师生四同”社会实践的团队,因暴雪被困,被边防连官兵营救后,与“最可爱的人”一起踏上巡边路,共同唱响《我和我的祖国》,在中哈边境线上上了一堂生动“思政课”。
“学在南开,行走中国”,秉持“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南开传统,学校在探索中形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灵魂的“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的“师生四同”南开“大思政课”育人模式。
2023年暑假,首批70个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在全国地图上点亮,成为办好南开“大思政课”、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新的载体。
南开积极构建青年服务体系,推动实践育人资源平台建设,打造青年理论宣讲品牌。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推出“理响中国·青年学习班”理论宣讲微视频专栏,“重走长征路”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共同体系列视频微课,组织参与天津市“三爱教育”主题实验室案例资源库建设,为网络思政阵地注入新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南开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用心用力建强建优思政课,持续推动“大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强国建设、复兴伟业培育一批又一批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