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东营区
实施“金桥工程”推动“四链”融合
本报东营讯 (通讯员 东组轩)近年来,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以人才引领石油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金桥工程”助推“四链”融合纳入区委书记人才项目,开展人才共引共用、产教协同育人、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三大专项行动”,搭建央地融合、校企融合、产才融合“三座金桥”,推动区域内外人才、科技、教育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破解“四链”单兵作战难融合的问题,聚力打造石油产业特色人才科创高地。
人才共引共用搭建油地融合“金桥”。创新实施“金桥工程”,由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首先从油田二线专家突破,人才可以通过挂职、借聘、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人才双向流动和合理取酬,打破驻地央企与地方高层次人才流动壁垒。截至目前,“金桥工程”专家库突破300人。
产教协同育人搭建校企融合“金桥”。牵头组建全国资源型高校联盟,搭建人才引育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校友交流平台,扩大“四链”融合人才供给。与10所石油、地质、矿业类高校建立全国资源型高校人才科技联盟、开放式大学科技园,与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共建6处联合研究中心、公共创新基地,引进专家教授50余人,“揭榜挂帅”签约落地校企合作项目12个,按图索骥“精准”引进大学生9908名。
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搭建产才融合“金桥”。集聚“链上”人才、项目、成果,开展高频次对接、集聚高水平团队、建设高能级平台,培优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开展招才引智活动7场,累计与63所市外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产才对接活动30余场次。
健全“四链”融合保障体系,打造一流发展生态。推进油地人才政策一体化,油地人才服务资源共享,制定油田人才专享“政策包”,在东营工作的油田高层次人才,经认定后发放“油城英才卡”,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享受“绿色通道”服务。
黑龙江鸡西麻山区
校地合作助推石墨产业发展
本报鸡西讯 (通讯员 韩洪印)近年来,黑龙江省鸡西市麻山区将高校院所人才队伍作为石墨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建立“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融合”机制,助推石墨产业发展。
紧扣石墨精深加工、石墨烯新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市委书记进校园”“黑龙江人才周”等招聘活动,全面征集域内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岗位,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引进新材料、化学化工、石墨检测检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急需紧缺人才200余人;吸引黑龙江工业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机械制造等专业100余名师生到域内企业实习实训、参观考察。
探索“飞地引才、借力创新”模式,结合石墨资源优势,积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学院、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深圳贝特瑞、上海利物盛等省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建立合作机制,成立院士工作站、研发实验室、石墨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柔性引进40余名专家人才围绕石墨提纯、负极材料、球形石墨和石墨烯制品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研发,截至目前,已累计上报石墨与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究3个,上报人才支持计划、揭榜挂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余个,累计获得科技专项资金2000余万元,贝特瑞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基于提高动力性的多种类石墨复合方法研究”获批黑龙江省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是鸡西市2018年以来维一获得支持的工业企业。大力开展合作办学、定向培养,贝特瑞与黑龙江技师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面向中考生单列招生计划,通过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顶岗实习的“2+1”培养模式,已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30余人,切实形成了产业和人才双向成就、良性互动的生动局面,为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