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博士58名、硕士360名
2023年新增新兴工学类专业38个,建设2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45家,年实训能力超30万人次
本报济南讯 (通讯员 鲁才轩)近年来,山东先后印发《卓越工程师培育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快培育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
开展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试点。推动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等企业在半导体、航天动力等领域,参与国家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改革试点。部署启动省级改革试点工作,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领域,选取15所高校与35家用人单位,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培养博士58名、硕士360名。
提升新工科人才培养能力。组织实施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2023年新增工科专业56个,其中智慧海洋、区块链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兴工学类专业38个,目前工学类博士在校培养规模达6740人,工学类硕士达50557人。依托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校,建设集成电路等2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加强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开发。启动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系统培训数字技术工程师。推荐中国海洋大学等3所高校入选全国首批31家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加大数字经济领域职称专业设置力度,新增大数据、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等职称专业,单设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专业方向,共70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获得数字技术领域职称。
实施工程师能力素质提升行动。打造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实训平台,目前共培育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145家,覆盖11条标志性产业链,年实训能力超过30万人次。在泰安、德州、潍坊、临沂开展公共实训基地“技能提升企业行”活动,年实训工程技术人才2.5万人次。建设“山东省工程师协会泰山培训基地”,推动工程师协会与山东人才发展集团合作,依托基地共同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创新工程师培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为全省工程技术领域培育优秀人才。
改革完善工程师评价机制。制定《山东省科技人才评价综合改革试点方案》,选取10余家企业试点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类人才评价。发布《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与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推动卓越工程师社会化创新能力评价。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