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讯 (通讯员 苏仁轩)近年来,苏州市人社部门坚持公益性、普惠性、灵活性、兜底性原则,通过政府引导、聚焦产业、数据赋能等方式,探索构建分布合理、便利可及的灵活就业服务网络,以全域布局的零工市场,架筑起一座座连接民生的就业之桥。
规范指引,先试先行,筑牢就业“暖心桥”。出台《零工市场评价指引》,从五大方面细化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以实施全国首批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为契机,创新零工市场建设和运营模式。
聚焦产业特色,规范零工市场建设布局,打造“小而精”零工服务载体。退捕渔民专业性零工市场,多渠道开发保绿、养护等公益性岗位,帮助退捕渔民实现转产上岸。首创新业态灵活就业线上参保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新业态从业人员线上多项人社服务。
全域贯通,智慧赋能,筑优就业“立交桥”。线上,智慧赋能,实现零工市场服务全面“上云”。苏州市各地零工市场数据纳入省就业信息平台,各级求职招聘业务一网办理、全省共享。根据区域零工就业特点,推出各具特色的数字化零工市场旗舰店,真正实现“即时快招”、“来即上岗”。数智零工市场,聚焦养老护理等民生服务,挖掘数据潜能,创新打造“苏式护理”,实现了供需对接全流程数字化。创新推出“云端送岗”等直播品牌,累计推出1003场“云端送岗”直播带岗。线下,用心用情,努力实现零工市场服务精准高效。综合性零工市场,设置4个功能区,定期发布相关就业信息、培训讯息、工资指导价位等。各类零工驿站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自身优势,结合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推出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点对点”大巴车接送等特色服务。
多方共建,多元发展,筑稳就业“同心桥”。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深度融合,通过多方资源共建、购买服务等方式,保障零工市场可持续发展。新业态灵活就业线上参保一站式服务平台,借助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实现零工服务一次参保,不见面办理。由三方共建的建筑业零工市场充分调动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建设,打造有400间宿舍、可容纳1600人的“亿匠园”。零工市场内依托梅建华大师工作室和各类技术培训平台,提供建筑技能培训,实现了求职招聘、技能培训一条龙服务,有效解决供需双方结构性矛盾。
在保税区化工行业零工市场,依托区内人力资源企业的市场力量建立综合性零工市场,通过运营单位管理委派、社会聘用、志愿者服务等渠道,进一步充实零工市场工作人员队伍。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