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苏公务员申论热点:"家长的焦虑症"之幼小衔接难
【背景事件】
大班孩子“逃离”幼儿园,接受步入小学的“私塾”,冲击学前教育的正常秩序。2021年4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分离、衔接意识薄弱、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衔接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试题模拟】
每年春季学期是幼升小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园大班孩子流失的“高峰期”。多所幼儿园园长反映,园内大班孩子流失,出现班级退学人数过半,经过调查发现全是流向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违规开设的学前班对孩子进行小学前教育,这样的现象屡禁不止,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一、表明对“幼孩学前教育”现象持否定态度。
幼孩学前教育表面上让孩子尽早的接触小学知识,做好储备,避免难以消化的现象出现,实际上却是反映了我国幼小衔接制度不稳定,知识阶梯差距大,长此以往,“内卷”愈烈,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危害甚重。
二 、“幼孩学前教育”产生的原因。
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小学和幼儿园知识系衔接不密切,断层严重;校外培训机构的不良引导;家长们的严重焦虑。
三 、“幼孩学前教育”会带来哪些危害?
(1) 不利于教育秩序的稳定。幼儿园到小学本应该自然过渡,大班孩子的接受校外培训机构的学前教育会导致现有学前教育的正常秩序混乱;园内孩童不断流失,幼儿园难以正常开课;其次也会影响学校以及教育局课程和成长规划;各个机构不断疯长对原本的教育体系造成冲击,导致教育体系畸形更加严重。
(2) 不利于孩童的健康成长。每个年龄段都应该有年龄段匹配的知识教育,过早的接受知识灌输,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正常发育,造成知识汲取上的一知半解,更加会影响孩子在课堂上对正常授课知识的忽视;对长期体系性的学习造成危害,降低主动性和积极性。
(3)造成一定的家庭负担。课时费,学费在私立机构的收取费用并不明确,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打着“教育无成本”的口号胡乱收费,“组团低价,打折”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支出越来越大,甚至形成攀比之风,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只能无形中降低生活质量,造成负担。
四、制定合理的对策。
(1) 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互联网登记管理,对接收学前儿童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2) 做好幼小知识衔接,平稳过渡。尤其要避免幼儿园“一头热”现象,小学要调整一年级课程安排,合理安排内容梯度,减缓教学进度,和幼儿园做好衔接,打好组合拳;课程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要切实改变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的现象,坚决纠正超标教学、盲目追赶进度的错误做法。
(3) 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要给校外培训机构树立典型,通过正面反面的例子做好良性引导,让培训机构“不想开课”“不敢开课”;另一方对家长采取三微一端,线上线下相宣传的方式,利用文章推送,小视频等载体让其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危害的严峻性,从根源上减少对培训机构“输血”;幼儿园,小学也要加入宣传行列,班级群,家长会等形式给家长传递正确价值导向。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