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面试备考干货:执法受阻类答题技巧
在突发状况处理中,有一种题型是执法受阻类,通常是描述公职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受到干扰甚至阻挠,导致执法过程难以推进,问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处理。由于很多考生缺乏对这类事情的相关经验,无法站在执法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导致给出的沟通方式与解决措施往往有失偏颇。
以一个典型的场景为例:你是城管执法人员,在整治市容市貌的过程中,需要对沿街乱摆乱放的摊点进行取缔,在执法的过程中,摊主拒绝配合,又声称自己全家就靠这个摊点的收入谋生,在争执中引发了一些肢体冲突,甚至引来了群众的围观。在这种场景下,你要如何处理?
在回答的过程中,第一个常见的问题是,很多考生和摊主进行沟通时,只是提到“影响市容市貌”“阻碍交通”等说辞,而没有点出其行为违法的本质。我们现在一直在强调依法执法,所以要指出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城市道路管理条例》规定:“未经批准,占用城市道理摆摊设点、堆放物料、搭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设置集贸市场及停车场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清理、拆除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违法个人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对违法单位和经营者可并处20000元以下罚款。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才能凸显执法者的合法性。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在听到摊主“声称自己全家就靠这个摊点的收入谋生”时,马上就同情心泛滥,觉得“人家的日子确实也不好过,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点过分?要不算了吧。”任何人都不能将自己的“私利”置于社会的“公权”之上,不能因为谋生的需求就去破坏公众的环境。生活有困难也完全可以用合法的方式谋生,而不是采用这种违法的方式。因此,依靠摊点谋生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执法仍然应该继续进行。
第三个常见的问题是,听到“在争执中引发了一些肢体冲突”时会自乱阵脚,对摊主连连道歉,自我检讨反思。执法的过程中,被执法对象进行抵抗是非常常见的,试想作为一个执法者,如果需要如此“委曲求全”,执法过程如何进行得下去?法律的尊严又如何捍卫?法律赋予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行政强制措施的权力(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为了维护行政管理秩序,预防和制止社会危害事件或违法行为的发生与存在,或者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特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人身、行为及财产进行临时约束或处置的限制性强制行为)。因此,我们在回答执法受阻类问题时可以更加“硬气”一些,对于抵抗执法的行为,可以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其进行制止,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最后一个常见的问题是面对“群众的围观”缺乏处理经验。有的考生会觉得执法冲突被围观是给政府“抹黑”,所以要驱散群众。实际上,作为城管执法人员,在围观群众不影响执法的情况下,是没有权力驱散群众的,也没有权力抢夺群众的手机。考生可以表述成为了不要影响正常交通、公共秩序,劝说群众不要进行围观,而不能是强制驱散。另外,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可能还会有不少群众掏出手机进行拍摄。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不法分子对执法过程恶意剪辑后进行传播,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全程打开执法记录仪,如实、完整地记录整个执法过程。
总之,考生面对执法受阻类题目,要回答得有理有力有节,这样才能交出一份令考官满意的答卷。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