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口状况
2021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490.0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00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66.01万人,女性人口1224.01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3.43(以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24.1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9.68‰;死亡人口20.6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8.2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2‰。0-15岁人口为505.97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0.32%;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1559.01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2.61%;60岁及以上人口425.04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7.0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325.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13.05%。城镇常住人口1327.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6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162.09万人,减少32.6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3.33%,比上年末提高1.10个百分点。
截至2018年末甘肃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截至2018年末全省常住人口2637.2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5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2‰,城镇常住人口1257.71万人;城镇化率为47.69%,比上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发布了2016年全省人口变动主要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省常住人口为2609.95万人,比上年净增10.40万人。据介绍,该数据主要根据全省201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汇总结果,参考2010年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年报数据和省公安厅人口年报数据,省、市两级统计部门分别对各市、县2016年主要人口数据进行的科学评估与推算产生。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331.86万人,占51.03%;女性为1278.09万人,占48.97%。0-14岁人口为440.82万人,占16.89%;15-64岁人口为1932.41万人,占74.04%;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3.72万人,占9.07%。全年出生31.79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18‰,死亡16.13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18‰,自然增长率为6.00‰。城镇人口1166.39万人,城镇化率为44.6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省会兰州常住人口达到370.55万人,依然是全省各市州之首,城镇化率为81.01%,高出全省城镇化率36.32个百分点。人口排名第二、三位的是天水市和定西市,常住人口分别为332.3万人和278.98万人。
二、地理地貌
甘肃位于祖国地理中心,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东西跨度1480公里,南北跨度1132公里,西北-东南方向最窄处仅有76公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狭长状,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复杂的地貌形态,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地形区域。
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丰厚,到处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部分。
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甘肃省中部和东部,东起甘陕省界,西至乌鞘岭畔。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建立过炎黄子孙的家园,亿万年地壳变迁和历代战乱,灾害侵蚀,使它支离破碎,尤以定西中部地区成了祖国最贫瘠的地方之一,但蕴含着无尽的宝藏,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
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个典型的高原区。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肥马壮,是甘肃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斜卧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甘新交界,是块自东向西、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机耕条件好,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有着发展农业的广阔前景,是甘肃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祁连山地: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逶迤,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荒漠、草场、森林、冰雪等植被垂直分布明显。
河西走廊以北地带:这块东西长1000多公里,海拔在1000—3600米的地带,习惯称之为北山山地,这里靠近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风高沙大,山岩裸露,荒漠连片,具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三、气候情况
甘肃各地气候类型多样,从南向北包括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和高原高寒气候等四大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0-15℃,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在40-750毫米之间,干旱、半干旱区占总面积的75%。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等。
一、植物资源
甘肃是一个少林省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据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省林地面积1046.35万公顷,全省森林面积509.7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1.33%;全省活立木总蓄积28386.88万立方米,森林蓄积25188.89万立方米。乔木林以阔叶林为主,面积183.25万公顷,蓄积13778.53万立方米,其中阔叶混交林最多;针叶林面积66.22万公顷,蓄积10220.70万立方米,其中云杉面积最大;针阔混交林面积14.42万公顷,蓄积1189.66万立方米。森林资源特点是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子午岭、大夏河、西秦岭、康南、祁连山、关山、马衔山等林区,中部及河西地区森林资源稀少。
全省草原面积2.68亿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2.41亿亩,居全国第六位,草原是省内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甘肃草原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祁连山-阿尔金山及北部沙漠沿线一带,主要草原类型有高寒灌丛草甸、温性草原、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高寒草甸、低平地草甸、暖性草丛等14个类88个草地型。根据草原植被盖度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草原植被盖度为52.9%。
我省共分布有维管植物213科1296属4400余种,其中被子植物4000余种,裸子植物50余种,蕨类植物300余种。境内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南方红豆杉、水杉、珙桐、光叶珙桐、独叶草等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野生植物有90余种。
甘肃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类为主,另外还有稻谷、谷子、糜子、高粱、啤酒大麦、燕麦、荞麦、青稞、大豆、蚕豆。经济作物有蔬菜(包括辣椒、番茄、茄子、番瓜、西兰花、娃娃菜、芹菜、青笋、菜心、豆角、洋葱、韭菜、大蒜等)、中药材(包括当归、党参、人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枸杞等)、水果(包括苹果、梨、葡萄、桃、杏、枣等)、油料(包括胡麻、油菜籽、葵花籽、花生、芝麻等)、棉花、线麻、烟叶、甜菜等。
二、水利资源
甘肃省水资源主要分属黄河、长江、内陆河3个流域、12个水系。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洮河、湟水、泾河、渭河、北洛河6个水系。长江流域包括嘉陵江、汉江2个水系。内陆河流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苏干湖4个水系。全省河流年总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71条。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70.9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59.4亿立方米,地下水11.52亿立方米。全省多年平均入境水资源量307.8亿立方米,出境水资源量460.5亿立方米。
三、矿产资源
截至2018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19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80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75种(计算到亚矿种则为112种)。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96种、矿产地1381处(含共伴生矿产),其中大型规模矿床124个、中型186个、小型1071个。在已查明的矿产中,我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位的矿产有11种,居前5位的有33种,居前10位的有58种。
四、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总面积42.59万平方公里(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飞地53.23平方公里)。全省主要地类面积及地类构成情况:耕地537.67万公顷(8065.01万亩)占12.62%;园地25.52万公顷(382.78万亩)占0.60%;林地609.58万公顷(9143.63万亩) 占14.31%;草地1417.23万公顷(21258.43万亩) 占33.28%;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97万公顷(1199.54万亩)占1.88%;交通运输用地27.04万公顷(405.65万亩)占0.6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4.73万公顷(1120.96万亩)占1.75%;其他土地1487.16万公顷(22307.37万亩)占34.92%。
五、动物资源
主要畜种禽种:甘肃养殖的牲畜主要有马、驴、骡、牛、羊、骆驼等。甘肃养马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100多年的汉武帝时期,西北边境设有官马场36处。民间养马亦较繁盛。自汉至今,一直是我国养马业的重地。建国后,还先后引进和改良了阿尔登、整顿河、卡拉巴依马等品种,养马、驴、牛等得到了发展。禽种,除对静宁鸡、太平鸡、临洮鸡等杂交改良外,现主要有来航鸡、澳洲黑、芦花洛克、洛岛红、科尼什、新汉、狼山鸡等优良品种。水禽有北京鸭、麻鸭、中国白鹅、灰鹅和狮头鹅等品种。
野生动物资源:甘肃境内共有野生动物650多种。其中:两栖动物24种,爬行动物57种,鸟类441种,哺乳动物137种。这些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陇南市的文县、武都、康县、成县、两当等地。文县让水河、丹堡一带,已列为全国第十三号自然保护区,出产大熊猫、金丝猴、麝、猞猁、扫雪等世界珍贵动物,并对梅花鹿、马鹿、麝进行人工饲养。野生动物中,属于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动物有90多种,其中属一类保护的24种,二类保护的24种,三类保护的4011种。
六、能源资源
甘肃省能源种类较多,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还有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其中,石油可采储量为6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31.57亿m³,集中分布在河西玉门和陇东长庆两油区。全省煤炭预测储量为1428亿吨,已探明125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0亿吨,煤炭资源集中分布于庆阳、华亭、靖远和窑街等矿区。甘肃风能资源丰富,总储量为2.37亿kW,风力资源居全国第5位,可利用和季节可利用区的面积为17.66万k㎡,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和省内部分山口地区,河西的瓜州素有“世界风库”之称。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已查明资源储量312.61亿吨。石油已探明地质储量17.73亿吨,天然气已探明地质储量1522.24亿立方米。
No.1麦积山景区
有着“陇上林泉之冠”之称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占地215平方公里,由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温泉五大景区180多处景点构成。麦积山又名麦积崖,海拔1742米,山高142米,孤峰崛起,形如麦垛。山峰西南面为悬崖峭壁,著名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在这峭壁上。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不断开凿与修缮,现保存窟龛221个,泥塑、石刻7800多件,壁画1000多平方米,北朝崖阁8座,生动展现了当时的雕塑、绘画、建筑水平和艺术文化造诣,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麦积烟雨”。
No.2 嘉峪关文物景区
嘉峪关关城文物景区是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三个景区组成。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世界上冷兵器时代最重要、最经典的国家防线,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宏伟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长城形态的百科全书。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中外巨防”“河西锁钥”“丝路咽喉”。嘉峪关关城是整个防线的指挥中枢,西方探险家斯坦因称之为“东方最完美的古城堡”;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认为,嘉峪关城池之上的三座楼宇,是长城沿线最美建筑;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嘉峪关关城的修建过程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事,如“山羊驼砖”“冰道运石”“定城砖”等,这些传说故事不仅折射出关城结构的严密,建筑的精巧,更加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嘉峪关关城明墙最南端、讨赖河北岸高达56米悬崖峭壁上的长城第一墩景区,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第一座烽燧墩台,因此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景区地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东坡,因城墙自山底蜿蜒而上,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俗称“悬壁长城”,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要口,也是明长城西陲防御体系的军事要塞。
No.3 官鹅沟景区
官鹅沟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由官珠沟、鹅嫚沟和雷古山三大游览片区组成,三者贯通连接,整体构成“U”型的游览线路体系,总面积达66平方公里。
官鹅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西晋永嘉元年(公元424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古宕昌国。传承历史,再造辉煌,官鹅沟景区以“宕羌文化”为旅游发展主题,深入挖掘,潜心打造。鹿仁古寨,是苯教文化的重要保护传承地,收藏有晚唐时期的古藏文苯教文献20余函,保留300年历史的苯教寺院——鹿仁寺,正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羌人信奉苯教,尊崇凤凰山神,雷古山海拔4153米,陇南最高峰,是凤凰山神的祈福之地;宕羌傩舞是源于宕昌古羌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动,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于2008年被公布为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新坪村是保留较为完好的宕昌羌族民俗村,正在申报“中国传统村落”。2022年被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官鹅沟自然山水优美独特。景区内幽谷纵横、奇峰怪石,草甸雪山、杜鹃花海,原始森林、古木参天,碧水湖泊、瀑布飞溅,四季色彩变幻无穷,妙趣横生,心旷神怡。官鹅沟山奇,奇在高耸入云的险峻峡谷,最深处为高山草甸和终年不化的雷古雪山;官鹅沟林密,密在连绵不绝的原始森林,拥有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700多种植物资源,是天然动植物博物馆;官鹅沟水美,美在20余处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湖泊,20余处直泻而下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