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构化小组面试中,思考时间是非常充裕的,但为什么这么充裕的思考时间,却还是出现了非常大的能力悬殊呢?因为有人在场外的思考时间里,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做题,然后发呆等待;有人却用这充裕的时间做了很多事,自然进入考场后的表现天差地别,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在这充裕的思考时间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首先,对题目进行思考和梳理,撰写作答提纲是备考环节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会花一半的时间在这个部分。结合题本,梳理题干的基本逻辑,思考每道题目的作答要点,并优化具体内容,比如说拿到一道漫画题,先梳理题干信息,明确作答要求,然后针对漫画内容梳理作答要点。对此,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容上要尽可能体现出深度和广度,还是以前面所谈到的漫画题为例,漫画的立意一定要尽可能地多,以防止考场上立意被对手说完,自身答题陷入被动,立意后的论证和社会现象也要有深度,深度的体现在于时效性强、内容具体、分析充分深入。
其次,预测题目问题。思考完题目之后,需要对于题目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带着问题进入考场,带着问题听对手进行作答,从而提升互相评论环节的效能。在考场中需要梳理自己的题目准备作答,还有倾听对手的作答,准备点评,时间有限,所以带着问题去听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说,面对漫画题可以预设问题为内容是否结合社会现象展开、是否切题、分析性强不强、务实性够不够、知识的正确程度等。
最后,表达前置练习。对于自己所要作答的题目进行轻声作答,提前自己模拟答题,主要以第一题为主,因为第一次展现自己的时候答的便是第一题,所以要优化和表达好第一题,同时,针对第一题的开头第一句话做好优化,甚至可以反复练习,争取进去之后更好地展现自己,留下好的第一印象。
总而言之,结构化小组场外思考时间,绝非只是用来写题,应该多方面地去思考,从题目本身的内容上去雕琢,从题目本身会出现的问题去推测,从题目本身的表达上去优化,展现自己更好内容的同时,彰显自己的点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