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端稳脱贫饭碗
张家口超11万个公益岗人员家门口就业
8月18日一大早,张家口市蔚县陈家洼乡下元皂村村民唐斌来到壶流河陈家洼段巡查水面情况,麻利地打捞起河道内的杂物。“我长期患有高血压不能干重活,前几年家里拉了饥荒,村里给我安排巡河的公益性岗位,一年给发3500元。我也搞点种植、养殖,一年能挣下2万多元,只要不偷懒,好日子不发愁。”唐斌笑着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保障脱贫户脱贫后家庭收入稳定,张家口市紧盯弱劳力脱贫户就业难、易返贫这个短板弱项,继续实施以工代赈的公益岗制度,增加群众工资性收入。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共安排涉及村级道路维护、卫生保洁、管护河坝、造绿防火、公共设施维护、治安巡逻等方面公益岗超过11万个,实现对65岁以上建档立卡人员及农村“三无”人员全覆盖,让他们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取报酬。
造血式帮扶满足长远发展。张家口市制定了公益岗位管理办法,严格公益岗聘用管理、岗位职责、监督检查、考勤考核,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机制。定期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需求摸底调查,建立健全岗位数据库,列出岗位需求清单,并明确岗位名称、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岗位需求人数等。
“德胜村通过整合扶贫资金、打捆使用,闯出‘微型薯培育+光伏产业+乡村旅游’的产业增收路子,目前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0万元。”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党支部书记叶润兵介绍,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里有充足的资金用于困难户收入兜底、公益岗位补助、发展村公共事业等费用支出。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张家口市累计安排各类扶贫和涉农资金100多亿元,实施农村产业项目7000多个,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通过发展集体经济,为公益岗的长期设置开掘源头活水。
“对于国家给予资金建设的光伏扶贫电站等集体性统筹收入,我们坚决杜绝‘一分了之、一发了之’,而是根据群众公益岗位实际考核结果发放工资。”康保县屯垦镇东井子村党支部书记李剑锋介绍,目前,该村设立了护林员4人、厕所管护2人、电工维修1人、保洁员32人、卫生监督员1人、道路养护员4人、村务协管员2人,岗位考核标准不同,工资也不等。让群众明白“惠从何来、惠在何处”,张家口市在公益岗设置中推行绩效考核、差异分配,防止简单发钱、养懒汉。
“设置公益岗不仅有效缓解了村卫生清扫人手不足的问题,还能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尚义县南壕堑镇十三号村党支部书记姜万说,在公益岗人员的带动和感染下,村民们也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昔日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的情形一去不复返,呈现在眼前的是干净整洁宜居的美丽乡村。张家口市在安排设置公益岗位时,特别注重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让弱劳力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中找到尊严,也让村容村貌变靓、变净。(记者 郭晓通)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