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至诚之心,求天下之才。诚邀全球英才依托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以下简称“海外优青”),我们将为您提供一流的科创平台和学术环境,以及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PART/1单位简介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简称浙大衢州“两院”)是浙江大学与衢州市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任其龙担任院长。
◎现有常山港院区和中试实验实训基地两个教学科研基地,占地213亩,筑巢引凤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职工32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1人,正高38人,副高34人;培养研究生400余人。入选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获批浙江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高端医用聚合物材料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工纳微尺度过程强化”基础科学中心参与单位,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入选首批省级创新深化试点,全省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实施三个“一号工程”第一批典型案例。
◎浙大衢州“两院”秉承学科、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理念,集聚高层次人才、打造高能级平台、以科技创新助力产业提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地方经济发展。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59项,省部级项目30项,申请各项专利265件,授权发明专利68件,发表高水平论文近700篇,与巨化集团等近50家衢州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在衢培育孵化企业8家,吸引校友企业1家,建成联合研发中心6家。
◎创新中试基地“试验田”,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培育自我“造血”功能,构建中试研究、成果转化、高新技术孵化、分析检测、培训于一体的技术支撑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已承接中试项目近30项;为近100家企业提供分析检测及安全技术服务;为化工企业、学生培训近2000人次。
◎浙大衢州“两院”聚焦化工、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与衢州主导产业相关领域,构建了“8个研究所+1个分析测试中心+1个中试实验实训基地”的全链条科研布局,大力推进高能级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拔尖创新人才引育、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建设全国领先的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国际一流的化工材料研究中心。
PART/2项目定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PART/3政策待遇
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积极打造具有较强国内外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为依托我院获得“海外优青”资助者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
2.科研启动经费:在国家资助经费基础上,按照学科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3.工作条件:提供环境一流的办公和实验用房;并且研究院建有分析测试中心、中试实验实训基地,可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条件支持;
4.生活保障:可享受260万元的购房补贴;购房之前提供人才公寓或租房补贴;协助解决子女教育、家属就业问题;
5.其他:可聘为浙江大学兼任教师,共享浙江大学先进平台、学术资源等;
6.特别说明:进入“海外优青”终审答辩未入选者,经相应评审程序可聘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岗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安家补助、购房补贴及科研配套保障。
PART/4申报条件
1.“海外优青”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
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注:以上内容主要参考2023年申报指南,具体申报要求以2024年发布的“海外优青”项目指南为准。即日起可联系我们,欢迎依托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进行申报。)
PART/5联系方式
有意申报者可查看下表,对照个人研究领域,和相关研究所或者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取得联系,获得推荐。
部门 | 学科方向 | 联系人 |
电子化学品研究所 | 化学工程、化学、分析化学、材料等 | 鲍老师 baozb@zju.edu.cn 申老师 shenfx@zju.edu.cn |
专用化学品研究所 | 催化与催化剂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有机合成等 | 钱老师 qianchao@zju.edu.cn 刘老师 liufm@zju.edu.cn |
特种聚合物研究所 | 聚合物产品工程、功能聚合物材料、高端聚合物的合成、规模化制备与改性等 | 冯老师 fenglf@zju.edu.cn 刘老师 liu.liu@zju.edu.cn |
新能源材料研究所 | 储能工程、有机合成工艺化学、金属催化化学、连续流工艺与工程等等 | 张老师 qhzhang@zju.edu.cn 陈老师 qiujinchen@zju.edu.cn |
生物医药研究所 | 生物催化、微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制药、药学、药物制剂、制剂工程、结晶工程、天然药物分离、生物分离、有机合成、流动化学等 | 张老师 zhiguo.zhang@zju.edu.cn 洪老师 longchenghong@zju.edu.cn |
工业生态研究所 | 环境高级氧化与能源催化、碳资源高温气化模拟及高值化利用、湿法冶金及资源循环利用、碳足迹和生命周期评估等 | 杨老师 keyangb@zju.edu.cn 刘老师 cyliu@zju.edu.cn |
分子智造工程研究所 | 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介尺度模拟、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化工工艺过程模拟、智能过程安全优化与控制等 | 何老师 yihezj@zju.edu.cn 许老师 tamas@zju.edu.cn |
生物基化学品研究所 | 化工、化学、能源、林产化工、农业工程等 | 李老师 zhenglongli@zju.edu.cn 任老师 renlanhui@zju.edu.cn |
有意申报者请发送个人详细简历以“姓名+海外优青申报+硕博
招聘网”命名发送至邮箱:zjuqz@zju.edu.cn。
符合申请条件的,我们将在1-2周内进行联系并安排专人跟进申报事项。
研究院设有“伯乐奖”,被引荐人才成功入选国家级海外引才计划,给予引荐人丰厚的奖励金额。
联系人:汪老师、沈老师
联系电话:0570-8015265
电子邮箱:zjuqz@zju.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mp5i4eV7SxoHZU-kAhx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