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研工作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拟面向全国招聘2-3名博士后,合作导师为杨青川研究员和康俊梅研究员。
一、团队介绍
饲草育种与栽培创新团队主要致力于紫花苜蓿、饲用燕麦的遗传育种及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等项目,育成了中苜3号、中苜5号耐盐苜蓿,中苜2号、中苜4号高产苜蓿,中苜7号早熟高产苜蓿等中苜系列新品种8个,新品种在全国10个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是我国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种植区域最广的国产苜蓿系列品种,为促进我国奶业和草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6项,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Horticulture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二、合作导师介绍
杨青川,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苜蓿等重要饲草遗传育种及抗逆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学科主任,农业农村部牧草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饲草育种与栽培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苜蓿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苜蓿遗传资源与育种全球发展战略专家讨论组成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编委。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领军人才。获农业农村部“风鹏行动、种业功臣”称号。育成中苜系列苜蓿新品种8个,获省部级奖7项,发表论文150余篇。
康俊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诺贝尔研究所博士后。现任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牧草遗传资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期从事饲草遗传育种、基因资源挖掘及种质创新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承担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欧地平线项目)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三、研究方向
1.紫花苜蓿、饲用燕麦等重要饲草的遗传育种研究;
2.重要饲草产量、品质、抗逆等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
3.饲草分子育种技术研究。
四、应聘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热爱农业科研事业,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2.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海内外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
3.具有生物信息学、饲草遗传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专业领域背景;
4.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过(或即将发表)研究论文;
5.符合院、所博士后进站相关要求。
岗位职责:推进团队重大项目执行
五、福利待遇
1.入选牧医所“优秀博士后资助计划”的博士后,年薪不低于20万元;同时入选牧医所“优秀博士后资助计划”和国家博士后相关人才计划或中国农科院“优农计划”的博士后,支持期内年薪不低于30万元。认定为特殊优秀人才的博士后,实行“一人一策”,协议工资。
2.按国家相关政策为进站博士后办理北京户口;可申请中国农科院博士后公寓住房,协助子女入托入学等。
3.提供优越的科研平台,根据科研需要为考核优秀的博士后提供科研启动经费,协助博士后在站期间申请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4.入选中国农科院优秀博士后的,可参加牧医所职称评审,出站后可优先推荐留所工作。
注:以上各级政策均以最新政策为准。
六、应聘方式
来信请提供本人简历,说明过去的研究经历,对实验室科研方向的理解和兴趣。同时,请提供2封推荐信及推荐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邮箱主题及应聘材料请注明“博士后+姓名”。对于合适的申请者我们将尽快联系面试。
简历投递方式:
1. 邮箱:kangjunmei@caas.cn,hefei01@caas.cn
2. 联系方式:18810610131(何飞)13810724268 (康俊梅)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ias.caas.cn/xwzx/tzgg/c07902dd4b564390afa9e3242e.htm
意见收集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